中融人寿偿付能力不足(中融人寿偿付压力巨大)
中融人寿是国内一家知名保险公司,但最近却陷入偿付能力不足的境地。中融人寿的资产质量较差,资金运用能力不高,偿付能力面临巨大压力。下面从中融人寿偿付能力不足的原因,目前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 偿付能力不足原因
中融人寿偿付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1. 资产质量较差。中融人寿采用高风险、高收益投资策略,大比例投资股权管理计划、信托计划等固收投资,而这些固收资产的前期风险测算不准确,加之部分投资涉嫌关联交易等问题,导致资产不能及时变现,造成巨大的流动性压力。
2. 资金运用能力不高。资金运用不当更加加剧了中融人寿偿付压力。据报导,中融人寿2018年信托计划到期无法兑付,原因是部分信托项目的利润计算出现问题,事实上这说明中融人寿对于信托计划等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和风险测算不够准确,无法为偿付费用预留足够资金。
3. 监管政策不利。监管机构的日益严格的资本管理办法和风险监管制度,对中融人寿偿付能力的提高进行了限制。此外,去年12月,中国保险监管委员会对中融人寿处以600万元的罚款,原因为中融人寿将200亿元以上投向股权管理计划,投资运营记录不完整,且未能及时纠正。 目前应对措施
目前中融人寿的偿付能力不足问题已经引起市场极大关注,对于中融人寿如何应对偿付性压力,市场普遍给出了如下应对措施:
1.加大风控力度。中融人寿应加大对高风险投资的管理力度,加强投资回报的分析、控制和监督,规范流动性风险管理,避免类似信托计划无法兑付的事件再次发生。
2.优化资产结构。中融人寿应加速优化资产结构,逐步削减高风险、低流动性资产比例,增加流动性较好的资产(如政府债券等),提高资产质量,降低偿付能力风险。
3.审慎经营。中融人寿应在审慎经营的原则下,稳步发展规模,并加强与外部资本市场的纵深合作。此外,中融人寿应更加规范内部管理和运营,优化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改进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提升综合风险管理能力。
总之,中融人寿需要克服多方面的压力,加强资产质量监管,提升资金运用能力,发掘增益空间,优化资产结构,促进稳健经营,才能够稳步发展。同时需要充分发挥监管机构的引导作用,实施全面监管,加强对保险业的监管和规范,为保险公司的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若本站收录的内容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且有疑问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zivvi.com/redian/2208.html 中融人寿偿付能力不足(中融人寿偿付压力巨大)